最近,看到一个令人心酸的新闻:
某学校两位老师,因为在没有课的时间,
打了10分钟羽毛球,结果被全校通报批评,还影响了当月的绩效考核。
事情发生在一个周五的第8节课,这两位老师那节没有课,就在图书馆大操坪打了会儿羽毛球。
结果学校认定他们“违反作息制度、干扰工作秩序”,做出了通报处理。
网友评论说得很直白:
一天上8节课的时候没见学校表扬一句,歇口气打个羽毛球,反倒被点名通报。
老师的苦,有谁真的在意过?
01 | 一边要奉献精神,一边无所不用其极
很多校长和管理者其实也曾是老师出身,
但当他们坐上那个位置,似乎就换了一副面孔。
为了维持所谓的制度管理,他们常常把规矩执行得滴水不漏,
甚至细致到“几点几分必须在哪个地方、坐着干什么”,否则就算违纪。
有一位老师说得很心酸:
“教书教到被通报两次,但上学那会儿,我从来没被通报过。”
在一些学校里,开会时必须关机。
有老师调成静音也被批评,理由是没按要求彻底关机。
还有学校领导会在会上拿着通讯录一个个打电话,查谁的手机还能通。
这种“管理”,让老师们的尊严在哪?
更离谱的是,连中午在食堂和朋友边吃饭边聊天,也会被约谈。
理由是:吃饭的地方不是聊天的地方,你哪来的那么多高兴事?
02 | 被制度框死的老师们
也许有人会说:哪个行业不是这样?哪个老板愿意看着员工摸鱼?
但你知道一个中学老师,尤其是班主任,每天的工作节奏是怎样的吗?
早上5、6点到校,晚上10点多下班,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。
周末还要排值班,节假日被临时通知培训。
老师不是机器,他们也需要调整、放松、喘口气。
可在有些学校眼里,连喘气都是错误。
有的老师在办公室热得中暑,空调却不到时间不能开;
有的老师上个厕所回来,因不在工位被查岗通报;
有的老师准时下班,还会被扣工作不积极的帽子。
这些严管理的背后,实则是对教师劳动的不尊重。
更别说当学生有任何异常,几乎所有的责任都要老师扛。
学生迟到,扣老师分;
学生打架,老师管理不到位;
学生抽烟、玩手机、带违禁品,统统都算老师的责任。
老师,已经成了全能背锅侠。
03 | 为啥很多老师要逆来顺受?
不少年轻老师干了几年就选择离开,另谋出路;
但对那些上有老、下有小的中年老师来说,他们没有退路。
只能默默忍着、熬着。
有老师说,“我们不敢举报、不敢发声,因为怕被穿小鞋,怕失去这个饭碗。”
领导在上面高举奉献精神的大旗,在下面却把老师压得喘不过气。
说到底,很多学校的管理,其实早就不是为了“更好教学”而存在的,而是为了维持“权威”和“控制”。
说句不好听的,有些人手里只要有一丁点权力,就恨不得用到极致,哪怕是拿来折腾身边人。
04 | 没有人情味的学校,能培养出怎样的孩子?
说实话,老师们也不是非要轻松,他们愿意吃苦、愿意负责。
但他们也渴望被理解、被尊重,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谢谢、一次小小的关怀。
试问:
如果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都对老师苛刻冷漠,那学生又能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?
一个连老师都感受不到幸福的校园,又怎么教出内心阳光的孩子?
教育的本质,从来不是管死,更不是整人,而是点燃和唤醒。
真心希望每位学校管理者,能多一些理解,少一点苛刻。
别等到优秀老师都跑光了,才开始反思制度哪里出了问题。
喜欢这篇文章的老师和家长朋友,欢迎点个“赞”,也可以转发给身边同行看看。
咱们一起为更有温度的教育环境发声。
股票交流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