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情况,又何止是广西,全国的民办大学,都面临学生慌
2025 年本科普通批第二次征集志愿,居然 "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限制"!
意思就是说,不管你考了多少分,哪怕是理论上的 "0 分"(新高考赋分后最低也有 60 分),只要没被录取,都能填志愿抢本科名额。
大家都知道,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以前想要上本科,那得达到本科线才行,要是分数不够,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上本科,自己要么读专科,要么复读。
可现在征集志愿这个政策,让很多原本没希望上本科的同学看到了曙光。
不过,仔细了解就会发现,参与征集志愿的,大部分都是民办本科院校,而且给也是“天坑”的专业。
就像之前有个读者跟我讲,她女儿文科考了 379 分,广西历史类本科线是 402 分,结果在本科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阶段,就被广西一所民办本科降分录取了,读的是学前教育专业。
还有不少本来是专科分数的同学,为了能上本科,也都在第一次征集志愿的时候报考了民办本科院校。
但从第二次征集志愿还能 “不受分数线限制” 来招生就可以看出,第一次征集志愿并没有招满。
这说明民办本科院校的招生情况并不乐观。
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?
说到底,现在的家长和考生都变聪明了,民办大学的学生慌,是真的来了。
先说说学费这关。
广西的民办本科一年学费普遍在 2 万 - 3 万,加上住宿费、生活费,四年下来至少要 15 万。
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可不是小数目,相当于父母两年的工资。更让人糟心的是,花了这么多钱,毕业后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。
数据显示,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只有 56.7%,比公办本科低 8 个百分点,平均起薪还少 1100 元,连双一流高校的一半都不到。
再看专业设置,很多民办本科简直是 "凑数专业大集合"。
为了省钱,拼命开成本低的文科专业,比如工商管理、市场营销、旅游管理,这些专业学不到真本事,毕业就成了 "万金油失业者"。
有个民办本科的学生吐槽:"我们班 30 人,毕业能专业对口就业的不到 5 个,剩下的不是在奶茶店打工,就是在家考公。"
这两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,2022 年新生儿跌破 1000 万,未来大学生源会越来越少。
加上大学录取率快破 70%,本科文凭早就不是稀缺品。
以前家长觉得 "哪怕花高价也要让孩子上本科",现在更务实了:"花 15 万买个难找工作的文凭,还不如去读好专科的热门专业。"
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新能源维修专业,毕业起薪能有 8000+,企业抢着要;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葬专业,就业率更是 100%,月薪过万还缺人呢。
更关键的是,民办本科正在加速两极分化。
像福耀科技大学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这种纯公益民办高校,靠大佬捐款办学,学费低、师资强、就业好,分数线比 985 还高。
而那些只想圈钱的民办本科,既舍不得投入改善教学,又不肯优化专业,只能靠 "降分""0 分可报 " 来维持生计。
有个民办本科的老师跟我透底:"现在我们招生办天天加班打电话,学生接起电话一听是民办本科,直接挂掉。家长说得更直白:' 你们除了收费高,还有啥优势?' 我们都没法反驳。"
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民办大学的生存危机。
有观点认为,短则 10 年,长则 20 年,大部分民办大学可能只有关门这一条路。
2025 年,已经成了民办大学发展的关键转折点。
一方面,上大学不再稀缺。现在报名高考的人数占到出生人口的 85% 以上,大学录取率也达到 80% 以上,很快就要突破 70%。
这个数字很关键,就像城市化率到了 70%,房地产就进入存量竞争一样,大学也一样。
另一方面,人口问题更是 "王炸"。2020 年新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到 1200 万,2022 年跌到 1000 万以下。
按照现在的报名率和录取率推算,到 2040 年,大学新生数量可能会腰斩。
在这种情况下,大学之间肯定会出现 "踩踏效应",不少民办大学都会面临关停。
现在的民办大学已经明显两极分化了。
像西湖大学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、福耀科技大学这些,走的是高精尖、小而美的路线,专注于培养高端人才,起点就比普通民办大学高很多。
而另一类能生存的,是努力向公办看齐,打造本、硕、博全培养体系的民办大学。
但更多的普通民办大学,处境就很艰难了。
它们学费高,就业数据差,还常遭遇学历歧视。
专业设置也跟不上市场需求,热门新兴专业开不了,只能大量开低成本的 "万金油" 文科专业,结果就是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对口工作。
反观那些新型研究型民办高校,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,资金雄厚,不依赖学费。
比如福耀科技大学,首年办学预算就有 8 亿元,师生比 6:1,能给学生个性化培养。西湖大学更是有百亿级资金支持,还提供全额奖学金。
这些学校招生规模小,但投入大,专业设置也贴合时代需求,自然受考生欢迎。
说到底,纯公益的民办大学正在崛起,而那些只想圈钱的,正在被市场淘汰。
它们把教育当生意,舍不得在师资和设施上投入,专业设置又脱节,现在连生源都拉不到了,只能靠 "0 分可报" 来吸引人。
在这种情况下,就算是给钱就能上本科,很多家庭也不愿意报了。
花那么多钱,毕业又找不到好工作,何必折腾呢?
这也给民办大学敲响了警钟:只有回归教育本质,真正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,才能活下去。
否则,真的可能像有人预测的那样,短则 10 年,长则 20 年,大部分民办大学都会关门。
现在的家长和考生都越来越务实了,不再盲目追求本科头衔。毕竟,选大学不是看价格,而是看性价比。
与其花高价读个没前途的民办本科,不如选个好专科的热门专业,学门真本事,将来照样能有好发展。
股票交流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