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弟们大家好今天来学习这个主力控盘三色通达信指标算法,注意:本指标源码用于通达信,友情提示:代码较多,一定要复制全。模型中仅仅做学术探讨研究,仅供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参考,有问题随时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。
01 指标公式图例图片
图一02 Java源代码学习依赖库:
xml<dependency> <groupId>org.jfree</groupId> <artifactId>jfreechart</artifactId> <version>1.5.3</version></dependency>
你看啊,它根本不像市面上那些单一玩意儿,更像是把几个不同路子的信号硬生生捆一块儿,透着一股子“宁可错杀不可放过”的狠劲儿。
先说那个扎眼的“V型反转”。这条件定得真够刁钻的,要求四天前的收盘价得比两天前的收盘价高出整整5%,同时今天的收盘价还得比两天前高出4%以上。我琢磨着,这得是那种先哐叽猛砸下去,紧接着又噌地暴力拉起来的极端走势才能触发。好比看着一个球从三楼摔到一楼半,结果它“啪”一下又弹回二楼去了,现实中这种走法真不多见,但一旦亮黄线标出来,绝对够你瞪大眼睛盯半天的。
核心戏份在中间那段“双MACD魔改”。第一套系统搞了个10天和72天的EMA差值(DIF),再拿17天去平滑它搞出DEA。最绝的是后面这行:AAA:=(DIF-DEA)*2*60。好家伙,直接把MACD柱状图(DIF-DEA)放大了120倍!这操作我试过,相当于把显微镜倍数调到最高,原本细微的波动在图上直接变成擎天柱。它定义的“牛股”信号更激进——AAA的瞬时变化值(当前值减前值)必须暴力上穿15这个高门槛。想象一下,这就像要求一辆卡车瞬间从0加速到百公里,飙出红线才给标个粗红箭头,普通的小车提速根本够不着。
图片
图二紧跟着又叠了第二套MACD变种,参数换成了更常见的12/26/9(DIF1, DEA1)。这里玩了个小花招,用AAA上和AAA下两条线,只画当前柱子比前一根高的部分,下跌部分直接隐藏——视觉上就剩下一串节节高的绿竹子,专治下跌焦虑症。最后的“反弹”信号(GGG)本质还是抓MACD柱子的加速,但门槛降到柱子单日增幅突破15就画绿柱、打“反弹”标签。有意思的是,同一份代码里,第一套系统要“加速突破15”才叫牛股,第二套只要“单日涨过15”就叫反弹,这灵敏度差异活像设了不同档位的报警器。
图片
03 指标公式源代码通达信复制粘贴下方代码即可使用STICKLINE(C>0,0,1,4,0),COLORBLACK;V型反转:REF(C,4)>REF(C,2)*1.05&&C>REF(C,2)*1.04&&C>EMA(C,26),COLORYELLOW,LINETHICK2;李津指标2:=EMA(CLOSE,10)-EMA(CLOSE,72);李津指标3:=EMA(李津指标2,17);李津指标4:=(李津指标2-李津指标3)*2*60;李津指标5:CROSS(李津指标4-REF(李津指标4,1),15),LINETHICK2,COLORRED;李津指标6:=EMA(CLOSE,12)-EMA(CLOSE,26);李津指标7:=EMA(李津指标6,9);李津指标8:=(李津指标6-李津指标7)*2*60;李津指标9:=IF(李津指标8>REF(李津指标8,1),李津指标8,DRAWNULL);李津指标10:=IF(李津指标8<REF(李津指标8,1),李津指标8,DRAWNULL);李津指标11:=15;李津指标12:=李津指标8-REF(李津指标8,1);李津指标13:=CROSS(李津指标12,李津指标11)&&C>EMA(C,26);STICKLINE(李津指标13,0,1.3,1,0),COLORGREEN;DRAWTEXT(李津指标13,1,'反弹'),COLORGREEN;风险提示:本指标仅供技术研究与学习交流使用。市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,任何基于本指标的决策都需要自行承担风险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股票交流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